债券涨股票跌,股债之间跷跷板效应愈发明显,投资者如何利用它?-全球观点

来源   2022-12-19 16:06:35

股票遭遇黑色星期一。12月19日,股票开盘后就开始下跌,随后全天呈现下跌态势,反弹乏力。上证指数一度跌破3100点。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利率债大涨。十年期国债ETF开盘就拉升,全天维持强势大涨0.18%,利率债整体上行。

股票和债券之间,此起彼伏,再次出现跷跷板效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资料图片)

股债之间的跷跷板

资本市场有两个最主要的方向,分别是股票和债券,有非常多的资金是这两个投资品种都参与的。

当股票表现好的时候,多数资金去追股票。甚至以前做稳健投资的资金,都会因为股票收益高而被吸引去,资金离开债市,债券就可能下跌。

当股票表现不好的时候,资金离开萧条的股票市场。这部分离开的资金就会去买债券,做安稳投资,债券就可能走牛。

所以很多时候,股票熊市的时候,债券表现很好;股票牛市的时候,债券表现不好。我们从今年至今的走势就可以看出这个倾向。

中证全债指数今年走势图

沪深300指数今年走势图

可以看出,今年初一直到10月末,沪深300指数处于下跌通道中,同时期债券处于上升通道中。11月以来,股票大幅反弹,有走好迹象,与之相对的债券拐头,债券牛市结束。

强预期与弱现实,搅动股债两市

11月以来,股票上涨、债券下跌,最主要的因素是强预期。这个强预期就是:疫情放松后,经济将出现超预期的反弹。基本面好转利好股市,利空债市。

而迎接强预期的,是弱现实。这是因为基本面的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还有许多困难。疫情放松后,还需要应对病例增加的压力。

当强预期是市场主要交易方向的时候,股票强、债券弱;当弱现实是市场主要交易方向的时候,债券强、股票弱。

强预期和弱现实,是相互交织的,现在来看还没有一方占据主导。这也使得股债跷跷板效应进一步明显,从长期走势存在跷跷板效应,变成了日内都有跷跷板效应。

股债平衡,投资进阶

理解了股票和债券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如果用来预判市场,其实是落了下乘的。股票和债券之间存在着跷跷板效应,可以用来服务投资策略。

因为持有不同走势的投资产品,可以降低波动率,提高投资的稳定性,长期来看也提高了收益率。

这个投资策略就是“股债平衡,动态调整”。

对于股票投资者,可以配置一部分债券,比如20%。当股票上涨,股票资产占比提升的时候,可以卖出一部分股票加仓债券;当股票下跌,股票资产占比减小的时候,可以卖出一部分债券加仓股票。

这就实现了动态平衡,会在规则层面,强制交易人员在牛市卖出一部分,在熊市买入一部分。

对于债券投资者,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操作。比如配置5%或者10%左右的权益仓位,根据股债走势动态平衡,可以有效对冲股票牛市到来、债券熊市风险。这类似于现在的固收+产品。

总结

股债跷跷板是现象,股债平衡是投资方法。从观察到现象,到总结出投资策略,是一个投资者适应市场的过程,先适应市场才能赢得投资。

这一投资方法,最早是由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介绍给防御型投资者的。

从股债跷跷板效应,到股债平衡的投资方法,看着很简单,对投资者要求却很高。因为投资者不仅需要懂股票,还需要懂债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