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操作和费用数据打印,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近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3年7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据悉,2023年7月公共充电桩环比增加6.2万台,同比增长40.4%。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21.1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93.8万台、交流充电桩127.3万台。从2022年8月到2023年7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3万台。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省、区、市运行情况方面,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北京、山东、安徽、河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3%。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跻身全球前列,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已经完全扭转,而这一速度还是在被限制的情况下,其核心配套设施充电桩,大大地拖了后腿。
作为核心配套设施,没有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基本就只能用来看,它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高层重点关注对象,在政策与市场的需求共振下,充电桩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运行情况方面,截至2023年7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TOP15,分别为:特来电运营43.9万台、星星充电运营39.9万台、云快充运营36.1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小桔充电运营12.1万台、蔚景云运营10.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8.0万台、南方电网运营7.3万台、依威能源运营7.2万台、汇充电运营5.8万台、万城万充运营5.1万台、蔚蓝快充运营4.2万台、万马爱充运营3.0万台、上汽安悦运营2.5万台、中国普天运营2.4万台。这15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3.9%,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6.1%。
另外,2023年7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32.5亿度,较上月增加2.9亿度,同比增长48.4%,环比增长9.9%。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今后的普及速度会异常迅猛,未来的市场前景也是异常巨大的。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严重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换电站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